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媒体聚焦 >

加强学术交流 助力学科发展 ︱ 2024年蓝十字大讲堂第十一期顺利开讲

日期:2024-09-11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9月5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大讲堂第十八期(2024年第十一期)顺利开讲。医院影像科主任孙海辉、8B神经内七科副主任陈泥分别以“影像技术在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危重患者液体复苏策略”为主题作精彩讲解。

  潘耀良副院长出席讲座,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医护骨干近百人在线上线下踊跃参与。本次大讲堂由潘耀良副院长主持。

▲ 潘耀良副院长主持大讲堂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快速发展,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就像是为临床医生装上了“科技眼”,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

  在影像医学领域耕耘三十载的孙海辉主任表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影像学检查对疾病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通过影像学检查,不但能够确切地检出这些疾病的部位、形态、密度、数量及临近结构改变,而且往往是明确诊断或鉴别诊断的依据,有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 孙海辉主任正在讲课

  孙海辉主任详细介绍了目前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通过丰富的影像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项检查在不同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展望影像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临床上常见的脑梗死、脑血管狭窄、烟雾病等疾病,孙海辉主任对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归纳梳理。以脑梗死为例,急性脑梗死治疗原则是尽早建立再灌注,抢救缺血性半暗带,缩小梗死灶的范围。因此,开展超早期诊断十分必要。

  他指出,相较于其他检查方式,CTP可在脑梗死的超早期(尤其是在2小时以内),在引起形态学改变之前,就能发现脑组织血流灌注障碍,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及时开展后续治疗,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孙海辉主任的讲课紧密贴合临床实际,通过分享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典型案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了影像医学的重要应用价值。

  休克,是各种原因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组织器官氧输送不足与氧代谢异常,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过程,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休克是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可危及生命。8B神经内七科副主任陈泥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就危重患者液体复苏策略,尤其是休克液体复苏策略,从休克定义、休克的分类和诊断、休克液体复苏的进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 陈泥主任正在讲课

  陈泥主任指出,休克治疗主要分为四期,即:第一期急救阶段,最大限度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保证血压、心率以及心输出量在正常或安全范围内;第二期优化调整阶段,增加细胞氧供;第三期稳定阶段,防治器官功能障碍;第四期降阶治疗阶段,撤离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利尿剂或CRRT调整容量,达到液体负平衡,恢复内环境稳定。

  她通过鲜活的临床病例,归纳总结了休克液体复苏需要注意的“六个”原则,包括液体反应性;临床特征、胸部X片、CVP和超声与液体反应性;被动抬腿试验或液体冲击与实时SV监测联合使用判断液体反应性;液体冲击后血流动力学反应;液体反应性与患者补液需求;CVP与器官灌注的关系。

  陈泥主任指出,液体反应性是液体复苏的基石,液体治疗必须建立在液体反应性的基础上,且必须以能让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获益为标准。她还就液体复苏存在的争议点,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大家受益匪浅。

  两个小时的大讲堂,现场气氛活跃,两位讲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准备课件,奉献上了高质量的学术讲课。在场的广大医务人员也是热情饱满,认真听讲,还就临床上遇到的相关问题,与讲师进行了互动交流。

▲ 交流互动

  大讲堂是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以实际行动落实“323学科建设计划(3.0版)”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这一专业学术研讨交流平台,专家骨干将多年从业经验中总结的特色技术和前沿动态进行分享讲解,从而激励了全院全体员工在学科建设方面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为打造学院型医院而努力奋斗。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各临床科室诊疗服务能力,从而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动态

更多

热点视频


德信为本 精医于民